关于高校“强国一代”文化自信培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量: 日期:2021年07月08日 14:22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昭告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踏上征程,时代新人的培育成为当下热议课题,“文化自信”作为强大的内生动力成为“强国一代”培育实践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新时代”与“强国一代”的时代关联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育人理论,以高校“文化自信”培育为切入,对文化格局转变、文化自信引燃、文化代沟弥合等方面进行思考,为“强国一代”的培育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强国一代新时代高校培育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强国一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九大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面纱,这意味着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排除万难、韬光养晦,一路穿越隧道、披荆斩棘,终于实现历史的阶梯式跨越。与此同时,中国也向世界展现其仍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昂扬姿态与坚定步伐。“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用实践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旺盛生命力。“新时代”也必然引发万象更新的连锁反应,从思想指导到政策引领,从顶层设计到战略布局,从事业生活到现实矛盾,“新起点触发新期待”,“新期待激活新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出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进了一步,这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多年齐力奋斗效果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客观表达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不争事实。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经济短缺与供给不足状况虽然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然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与外延也赋予了多元化内容,人民对需要提出更多的期待,对社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毋容置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座大山,我们才爬到一半,虽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困惑与茫然,却必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毅力与决心,只有做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准备,精确把握社会矛盾之“变”与历史阶段之“不变”的定位,才能为我国下一次历史性飞跃积蓄必备的力量。

(二)“强国一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耦合

自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愈演愈烈,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中的份额日趋增大,世界经济重心的“自西向东”位移逐步加快,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疫情更是为全球提出了共同的难题,通过同一份时代的答卷,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弊端层层暴露,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以实践向世界证明其优势,并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这也预示着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力。[2]从国家的发展周期来看,中国已经从“站起来”走到“富起来”,如今正站在“强起来”的新起点上,“新时代”会带来新选择,“大变局”也必然会带来新挑战,中国既要实现顺势而为,变中取胜;又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把握战略主动,必然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新人”接力赛跑,不断精进。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是力量的源泉。每个时代的群众都有其各自的特质,当下“新时代的群众”,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动乱,没有趟过“文化大革命”的河流,也没有目睹过“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是在和平安稳,物质文化较为均衡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一代,然而他们却体验了全球化的进程,见证了科技带来的巨变,思索着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这批“时代新人”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的期待都更为强烈,而这些特质正是“强起来”、“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子。“强国一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也是享受时代馈赠的一代,于是,也终将承载起民族振兴的重任,为新时代的传承、建设、创新贡献其毕生。

二、“强国一代”培育方向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解读“强国一代”的培育方向

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并揭示剥削矛盾关系中劳动者、劳动本身、社会关系将由各自异化发展为异化联动,最终导致该体系崩溃的终极命运。与此同时,共产主义理念倡导的是人对自身的本质回归,使人基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实现人与人、人与劳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个人的劳动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3],劳动将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人的活动。自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以来,几代人的勠力同心都是前进在消灭剥削、实现平等自由的道路上,如果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从国内范畴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提供了保障,那么“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从国际层面绘制了更广阔的和平自由蓝图,于此,“强国一代”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如何培育人都做过深入的思考,培育新人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人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体力与智力层面都达到自由与和谐。然而,从社会的角度审视,人的本质并非单独的个体本身,而是社会本质的综合化反映,故而,人的培养应当置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的容器内讨论。“强国一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具备“创新”、“自由”、“民主”、“包容”等先天优势,却也肩负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较之于“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使命,“强起来”的潜台词是需要具备能够“厚积薄发”的耐力,能够“弯道超车”的爆发力,能够“振兴中华”的实力,能够“耀我中华”的魅力。要突破“强”,势必要拥抱“难”。因此,“强国一代”的培育步伐必须与时代的需求相一致、与解决时代困境的节奏相吻合,不仅要立足于新时代的现状,做好攻坚克难,步步为营的储备;还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与眼界,不断提升识别“拉美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风险的能力,增强剖析“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的理性思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指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需抵达的山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来注重人的培育的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时代需要“先知先觉”的楷模奋力带动“后知后觉”的劳苦大众认知苦难的根源,因此“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宣传、教育、带动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四有”新人培育思想的提出,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应运而生,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着青春;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点已然到来,越是关键时期,越是复杂,越是需要时代新人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养新时代“强国一代”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90后”、“00后”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先锋队,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无不迸发出蓬勃的力量和坚毅的品格,他们在爱国、正义、自信、奉献、担当方面都展现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时代新人创造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新时代将培育人的问题关联至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也体现出新时代“强国一代”的培育,国家与社会将协同一致,为培育新人提供全力支持的坚定信心。

三、高校在“文化自信”培育机制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这位巨人饱经磨难,一度处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苦难境地,是怎样一股力量让他在奄奄一息时绝地反击?是怎样一束光让他在心如死灰时重燃熊熊斗志?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的华夏文明,在民族危亡的那一瞬间迸发出不可思议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层言简意赅的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4]。”“强国一代”的培育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树立,高校作为青年一代从校园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应充分利用校园的纯净优良氛围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塑造,高校在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应当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予以重视。

(一)高校大学生“文化格局”的观念化转变。

在一项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文化认知”调查访谈中,60%的大学生将文化与知识等同,70%的大学生认为文化的价值在于获得个人的成功、获得他人与社会的尊重。由此可见,青年对于文化的认知仍局限于知识叠加,并普遍处于个人主义阶段,还未意识到文化与社会的关联,未体会到文化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因此,高校为大学生准备的文化第一课,应当以提升“文化格局”,拓展“文化视野”为主题开展,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观文化”、“从政治角度析文化”、“从生活角度品文化”,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化文化观。当个体能够沿循历史发展、国际环境、社会制度等脉络对文化形成直观认知,那么便会领悟到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文化对于社会的功能。只有与社会的主流文化选择相一致,才有利于个体全面地实现自我;只有向社会持续补给主流文化营养使其维持优良的文化环境,个体才有资格讨论自我发展。如何使学生自发向主流文化价值观靠拢,主动将个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是高校“强国一代”培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燃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针对“你认为自己有文化吗?”的问题,4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文化,3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化,22%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于文化的感知力普遍偏低,加之受求学期间对家庭的依赖性,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主义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学生群体将文化与学历、工作、金钱等因素相关联,使其出现狭隘、模糊的文化认知状态。“由知到信”是“文化自信”不可逾越的环节,高校应当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带领学生进行一场过去、现在、未来的中华文明的时空文化旅行。可以从儒的执著,道的虚静感悟泱泱中华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巨匠对话,品读孔子为世人谱写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体会老子“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豁达心胸;可以吟诵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培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志气,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可以纵观人类文明历史,领悟唯一做到“恒古恒今”的中华文明是多么的璀璨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强国一代”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势必点燃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火花,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深层的、魅力的文化软实力。

(三)关于“文化自信”的创造力与包容度。

“文化自信”的培育说到底是为坚定不移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动力与保障 ,这也强调了文化从“文”到“化”的实践功能。“强国一代”培育“文化自信”的目标是指向世界,指向未来的,“中国梦”既要依托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能量,也要凭借文化创新振翅高飞,文化必须符合新时代内涵、必须具备新时代表达形式。这就要求高校培育机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一方面通过课堂讲授、情景体验、专家讲座等方式完成高校学生的文化输入,另一方面,要结合课外实践、实地调研、比赛交流等手段为大学生的文化表达提供平台与锻炼机会。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文化观必然面临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审视,孤立封闭的文化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终究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明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通过“互容”、“互通”、“互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尽管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演变”,然而“强国一代”仍需保持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性与包容,这既是从文化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实践,也反映出中华儿女对华夏文明的绝对自信。

(四)“文化对话”对“代沟性难题”的弥合

青年一代的文化形态总是呈现出复杂多变、良莠不齐的状况,“代沟性”难题会在每代人身上准时演绎,与其全盘否定,不如接纳导流。在一次集体访谈中设定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款网络游戏,是以真实的人物,真实历史情节为背景,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必须自己查阅资料才能通关,你们会喜欢吗?”绝大多数学生对“通过游戏学习历史”的模式表现出兴趣与期待。由此可见,尊重平等地对待青年一代的文化,从他们的文化中探寻其需求、兴趣、价值观,再将主流文化以青年人认同的文化语言和文化形态呈现,两代人文化观念的阻隔并非牢不可破。我们可以从“校园贷”中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对其合理的部分通过机制引导,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其需求体验又能积极制止其不良发展的试错渠道,避免大学生落入险恶境地;可以从二次元文化中融入“真善美”、“正义”、“责任”元素,引导其向核心文化靠拢;可以借助抖音、直播、微博等途径开展青年一代喜欢的文创交流,提升文化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当两代人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时,“代沟”便成为沟通与磨合的“切入点”,而不再是“拦路虎”。

四、结语

“强国一代”培育的主体并非局限于高校大学生,青年一代社会各阶层都应纳入培育体系,都能够从该培育机制中受益。因此,“文化自信”的树立实际上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依赖,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全域全员的参与、大思政的联动、宏观的指导体系等要素相互协作、整体推进。高校在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培育方面具有生源素质优良、校园环境纯净、师资充足等先天优势,然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深度认知,仍需要政府和行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支持。当政府牵引文化导向,行业打造文化品牌,社会营造文化氛围,文化价值的渗透功能将会在“强国一代”身上得到最细腻、最生动的表达。


作者:胡佳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