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今朝繁盛,撷取往昔温馨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量: 日期:2021年07月08日 14:15

摘要: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文通过介绍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刚开始成立到逐渐成熟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国际地位和实力不断增强。忆往事,心潮澎湃,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看今朝,团结奋进,金黄的色彩是人民的信念。共产党这神圣的名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永恒燃烧的火炬!

关键词:学习党史总结历程汲取经验、党史学习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曙光,帮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高了对工农群众伟大力量和组织群众进行直接斗争的认识,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同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的进程。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播下种子,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树立了榜样指出应该从无产阶级革命中寻找出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指导,从社会主义中寻找出路。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十月革命开辟道路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之中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轨道。今天,我们如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仍然可以从毛泽东对于十月革命的认知之中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的石库门民居里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共召开七次会议。第六次会议因被巡捕窥探,被迫中断,最后一次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代表们在船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第一纲领,党纲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宣布:“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二大明确提出“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直至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学党史、悟思想、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中国史

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合作的方式引导个体经济走向集体化道路;以和平赎买的办法消灭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从1949.10——1952.12国民经济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段的矛盾。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吧,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未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从1953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国内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是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在探索中走过弯路,遭受过巨大挫折,痛定思痛,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不是上天的馈赠,而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开辟出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特色道路。[1]

学习新中国史,才能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易,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提升爱国、爱党和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学习新中国史,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有助于在新时代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的信念。总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新中国史,是我们在新长征路上的又一次心灵洗礼。

改革开放史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等等,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发展。40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从发展阶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有重大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历史性变化,对发展全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奋斗目标看,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国际地位看,当代中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这些重大变化,都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褚美琴